吸取經驗:粉塵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一:
1987年3月15日發生在哈爾濱亞麻紡織廠的事故:除塵器內的粉塵爆炸沿通風系統蔓延,將裝有除塵器的中央換氣室和房屋設備全部炸毀并引起大火,死58人、傷177人,使189臺設備損壞。 直接經濟損失880多萬元。(EHS.CN)
事故原因分析 :
1.此次亞麻粉塵爆炸事故是由中央換氣室南部的兩臺除塵器首先爆炸,然后引起整個系統爆炸。
2.存在靜電引起布袋除塵器內亞麻粉塵爆炸的可能性
結論
1987年3月15日發生的哈爾濱亞麻廠特大亞麻粉塵爆炸事故是從除塵器內粉塵爆炸開始的。通過地溝、吸塵管和送風管道的傳播導致其它除塵器的連續爆炸、燃燒和廠房內空間爆炸。多數專家認為這次事故是由中央換氣室南部除塵器首爆的。在布袋除塵器內靜電引爆是有可能的。不少專家認為明火(機械摩擦、金屬撞擊、電氣火花)導致亞麻粉塵爆炸也是有可能的。

秦皇島驪驊公司淀粉四車間發生了淀粉粉塵爆炸事故
事故二:2010 年2 月24 日15 時58 分,秦皇島驪驊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驪驊公司)淀粉四車間發生了淀粉粉塵爆炸事故。事故發生時,現場共有107人。事故導致21 人死亡(事發時死亡19 人)、47 人受傷(其中6 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1773 萬。
事故經過
23 日20 時至24 日8 時,淀粉四車間6 號振動篩工作不正常、下料慢,懷疑篩網堵塞。24 日凌晨,淀粉四車間工人曾進行了清理。24 日9 時,淀粉二車間派人清理三層平臺(標高5.2m 平臺)和振動篩淀粉。11 時左右恢復生產,11 時40 分左右,5 號、6 號振動篩再次堵塞。13 時30 分左右,淀粉二車間開始維修振動篩。同時,應淀粉二車間要求,淀粉四車間派4 名工人到批號間與配電室房頂幫助清理淀粉。24 日下午15 時58 分左右,5 號振動篩修理完成,開始清理和維修6 號振動篩,此時發生了爆炸事故。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相關人員、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和消防隊報警。該公司主要負責人賀俊士接到報警后,立即通過報警系統喊話,啟動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開展自救。16 時02 分撫寧縣消防中隊接警,16 時12 分消防車到達現場。
點火源
此次事故的點燃源為鐵質工具與鐵質構件或裝臵的機械撞擊與摩擦所產生的火花?,F場勘察和詢問表明,作業人員在維修振動篩和清理淀粉過程中使用了鐵質工具,包括鐵質板手、鐵質鉗子、鐵锨和鐵畚箕等。這些工具在使用中,發生撞擊和摩擦時,可產生點燃玉米淀粉粉塵云的能量。
爆炸過程分析
發生爆炸前,三層平臺有10 人對5 號篩和6 號篩正在進行清理和維修。清理和維修工具為:鐵質板手、鐵質鉗子、鐵锨等。緊鄰 5#篩的配電間屋頂(標高3.7m)有淀粉四車間4 名包裝工正在清掃 由5 號、6 號振動篩上散落下的淀粉。所用工具為鐵锨、鐵畚箕、掃帚、包裝袋。
三層平臺(標高 5.2m)的作業人員將清理的淀粉裝袋后,通過樓梯往下滾落到一層地面。批號間與配電室屋頂的清理工作大致進行了一半,已經清理出了20 多袋淀粉,有部分淀粉袋由配電間屋面直接拋至一層地面。事故發生時,三層平臺和批號間與配電室屋頂有大量淀粉。對5 號振動篩處進行清理和維修的過程中,鐵質工具撞擊摩擦產生的機械火花,將清理過程中產生的處于爆炸濃度范圍內的粉塵云引燃,在5 號振動篩處發生了爆燃。這個爆燃也是此次事故的初始爆炸。初始爆炸能量比較小,只對局部設備和構筑物造成破壞。
初始爆炸產生的沖擊波超壓不強,但沖擊波和氣流激起了三層平臺上的淀粉粉塵層,形成了更多的粉塵云,在三層平臺和批號間與配電室屋頂發生了爆燃的擴散,粉塵云和粉塵層劇烈燃燒,在三層平臺和批號間與配電室屋頂的作業人員處于高溫火焰區。9 名作業人員被嚴重燒傷未能逃生。5 名作業人員成功逃生。爆燃引起的大火,引燃了與打包間西端一墻之隔的淀粉四車間干燥間東北角一至三樓揚升器的管道保溫材料,但未在干燥車間造成嚴重后果。
事故原因分析
在進行三層平臺清理作業過程中產生了粉塵云,局部粉塵云的濃度達到了爆炸下限;維修振動篩和清理平臺淀粉時,使用了鐵質工具,產生了機械撞擊和摩擦火花。以上二者同時存在是初始爆炸的直接原因。包裝間、倉庫設備和地面淀粉積塵嚴重是導致兩次強烈的“二次爆炸”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