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由于國際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全世界的經濟短時間內陷入了危機之中。我國焊接設備行業置身其中,它的狀況又如何呢?
一.2008年行業經濟運行增速放緩、總體平穩
經對國內41家主要電焊機、切割機和兼業制造廠、大型焊接輔機具廠的調查統計,2008年焊接設備行業41家上報數據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661173.41萬元,同比增長15.31%,增速下降接近16個百分點。
工業銷售產值完成605022.08萬元,同比增長16.49%,比上年同期增速下降7個百分點;生產銷售均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增長,利潤總額隨之增長,增幅為16.65%,但增速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約回落了70個百分點。
統計表明,2008年自動半自動焊機仍是市場銷售中的主導產品,其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47.17%,比上年增加13.46個百分點,而低端、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在市場中已逐漸趨于落后。統計企業共銷售各種自動半自動焊機達426560臺,銷售金額達225235.53萬元,平均價格為0.5280萬元/臺,較去年平均價格下跌0.1465萬元/臺??梢?,隨著市場的變化,中、高技術含量產品已越來越受電焊機用戶的青睞。但隨著價格競爭的加劇,中低檔產品價格下滑,企業只有通過努力開發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來獲取更高的盈利和市場占有率。
下面,我們再來以逆變焊機為主導產品的成都熊谷電器工業有限公司的數據統計為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焊接設備行業的狀況。
成都熊谷電器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業,其產品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該公司2008年的產量與上一年相比,略微向下波動,可以說基本沒有變化,只有非逆變焊機的產量比上一年略有增加;2008年焊機的銷售量則有少量的增加。在生產產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焊機的總銷量略有增加,說明企業減少了產品的庫存量;公司主營的逆變焊機銷售量比上年增加了9.2%,為增加焊機品種,順應了逆變焊機的發展趨勢;全球的經濟危機對該公司沒有造成大的影響,而且公司的銷售量還略有增加。但考慮到2007年全行業高技術含量的焊機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尤其是逆變式直流焊機達到了91.11%的年增幅,從這個意義來講,經濟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影響了該企業。
受國際金融風暴的影響,焊接設備行業和我國總體經濟形勢一樣,在2008年呈現出先高后低的態勢,尤其在11月,出現了急劇的下滑。由于只是在第四季度才出現明顯跡象,所以從總體數據上看,2008年我國焊接設備行業整體繼上年走勢,仍然呈現增長趨勢,但增長率出現較大下滑。
二.焊接設備行業運行的幾個顯著特點
在出口和造船銷售方面遭遇寒流
出口本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套馬車之一,我國GDP對外貿的依存度較大。但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的消費萎縮,歐美經濟衰退,出口市場明顯縮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中國焊接設備行業的出口業務。在統計的41家企業中,六成以上的的企業有對外出口業務,當年出口交貨值120062.6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8.89%,但增速下降56.37個百分點。
造船行業是電焊機的要點用戶行業,船的用鋼量大,因此對電焊機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但目前國際航運市場出現崩潰式下滑,造船市場月度新船訂單量也萎縮至不足100萬載重噸,創下10年來低。從去年9月份開始,國內部分造船企業的生效新船訂單數量為零,被行業界感慨為船舶工業的“9.11”。受此影響,電焊機在造船行業的銷售量也急劇降能,CO2焊機受到的影響尤為突出。
危機催生更加合理的產業結構和技術創新
過去十年,鋼鐵和其它上游產業的發展刺激著焊接設備行業的迅速發展。在焊接設備行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行業同仁一直呼吁要解決行業中的一些共性問題,比如:缺乏核心技術、企業發展受限;產品結構需進一步改良;市場競爭不規范;綜合實力有待提高等等。危機來了,一方面會吃掉一些弱小或長期有問題的企業,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悲劇和傷痛。同時給所有企業敲響警鐘,在災難和傷痛面前人們更能記住教訓,并反思。另一方面,企業增加了風險意識,采取了更多積極的策略和調整措施,使企業克服很多在平時難以暴露的缺點,加強了內部的協調和管理,終增強了危機應對和過冬御寒的體力。
昆山華恒積極向機器人研發進軍;唐山開元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從唐山開元自動焊接裝備有限公司分立組建;南通三九充分發揮了老企業的技術和品牌優勢,在國際市場上打出了一片天地;南通振康、成都熊谷、北京時代、山大奧太等專注于通用產品的研發;北京中電華強、焊研威達、焊研科技、廣州松興、無錫威華、深圳駿騰發、鄭州越大等在專用和成套設備的開發上加大投入,產品不斷創新;上海滬工、上海通用、上海東升、成都華遠、上海華威的規?;途毣芾?;陽通集團和華聯集團的規模宏大、發展迅速;杭州凱爾達不僅在通用產品方面實力雄厚、而且還大力發展數控切割機業務;常州雙良的江南水鄉園林式的現代化焊機生產企業管理模式等等,一個個具有鮮明特點的企業,勾勒出焊接設備行業調整產品結構、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為企業更上一層樓的發展宏圖。
據41家上報數據的電焊機、輔機具制造企業,全年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為22085.37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10%;行業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數為19144.6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73%。獲得省級以上新產品獎或通過省級以上鑒定的項目更是不計其數;已經獲得和正在申請國家專利的產品創歷史紀錄;多項產品獲國家要點新產品、國家火炬計劃立項;焊接機器人成套裝備的研發也由生產企業提出并獲得國家資助。焊接設備出口業務雖然受到較大影響,但出口焊接設備的檔次有較大提高,部分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以及自動和半自動產品逐步打入國際市場。
在前幾年的黃金發展期,由于忙于生產擴大規模,焊接設備行業還有不少的粗放性管理企業。但是企業面臨金融危機時,精細化管理就成為必然,效率高和低成本更是行業的要點。不少企業都在通過各種手段減少庫存,按照訂單有計劃地組織生產。根據國家長遠發展規劃和近期利益相結合的要求,適度調整品種結構,抓大放小,進一步審視自己企業的條件,用長遠戰略的眼光來規劃自己的企業。
三.2009年發展趨勢
運行態勢將呈前低后高
我國政府在2008年11月推出了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將在今年開啟一個經濟恢復的過程,并給2010年中國經濟走上正常的發展軌道打下良好的基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近期發布報告預計,今年我國機械工業總產值將增長15%左右,全年經濟運行態勢將呈前低后高走勢。在2009年初由中國焊接協會組織召開的行業研討會上,出席會議的專家也認為:焊接設備行業的發展態勢將是前底后高。
鋼鐵產業的發展仍然刺激著焊接設備行業的發展
年我國的粗鋼產量為4.9億噸,2008年為5.02億噸,預計2009年鋼產量與2008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但從1901年-2006年的106年間,美國累計鋼產量為76.5億噸,俄國等獨聯體各國累計鋼產量為62.1億噸,日本累計鋼產量為44.9億噸;而我國累計鋼產量僅僅為35.6億噸,還不到美國的一半。各國的累計鋼產量,可以大體看作各國基礎設施和制造業的鋼材累計量。按照我國為完成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有專家認為我國的鋼材產量累計產量至少還要增加40億噸以上。這也說明今后十幾年內相關的焊接工作量,將持續增長。由于焊接設備的需求量與鋼產量有著為密切的依附關系,因此,2009年我國焊接設備行業的銷售也不會有太大的波動。
替代進口的市場潛力相當可觀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國焊接設備的市場容量巨大。國內通用焊接設備的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而專用、成套焊接設備的差距較大,這也正是國內市場基本被國外產品占據、中低端市場由國產焊接設備激烈競爭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內焊接設備生產企業普遍存在著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不穩定等現象,這些都制約了國產焊接設備的市場占有份額,尤其是在市場上的表現更為明顯。如果企業能在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和可靠性上下功夫,提高市場占有率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替代進口的市場潛力將相當可觀。
市場份額正逐漸向優勢企業轉移和集中
國內焊接設備業始于50年代,經過多年的發展,現仍有近千家企業,較大的企業年產值已達10億元左右,小的只有幾十萬元。這些企業在資金、生產規模、人員結構、技術水平、經營理念等方面的差異很大,以中小規模居多。從世界的發展規律和產業布局來看,這種局面不可能長期存在。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企業分化、整合是符合焊接設備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規律的要求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優勢企業因為其自身的特色使市場份額也逐步向其轉移和集中,屆時,將出現數家大型的、或專門優勢突出或綜合性強的企業,部分企業可能退出焊接設備行業。如果國外資本大舉進攻國內市場,也許會提高這一進程,對國內企業既是挑戰也是風險。
自動以及專用和成套焊接設備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國內無論從產量構成還是技術發展方向上看,正在向節能、機電一體化和成套焊接設備方面發展,自動化焊接技術及設備正以快速的速度發展。航天工程等國家大型基礎工程的發展和國內汽車工業的崛起,都有力地提高著先進焊接工藝特別是焊接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焊接機器人及智能型焊接的應用更為廣泛。
成套、專用焊接設備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大,應用范圍更廣闊,對其技術性能要求越來越高,滿足新工藝的設備更為成熟與普及。國內成套焊接設備制造企業不但要在提高技術、設計水平上努力,還要在企業質量管理、各種基礎件、配套件的選用方面下功夫,爭取在專用、成套焊接設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業不在于大小,關鍵在于生機。企業能及時抓住機遇,實現新的發展,全力提升企業技術研發實力,努力生產出高科技含量的產品,這才是應對危機的選擇。對于有技術、有實力的企業來說,金融危機的到來也許正如大浪淘沙,這種重新洗牌的格局就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開創一塊嶄新的天地。